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什麼是央行?

央行是中央銀行(Central Bank)的簡稱,它是由政府組建的機構,負責控制國家貨幣供給、信貸條件,監管金融體系,特別是商業銀行和其他儲蓄機構。


中央銀行是一國最高的貨幣金融管理機構,在各國金融體系中居於主導地位。中央銀行的職能是巨集觀調控、保障金融安全與穩定、金融服務。

中央銀行是“發行的銀行”,對調節貨幣供應量、穩定幣值有重要作用。 中央銀行是“銀行的銀行”,它集中保管銀行的準備金,並對它們發放貸款,充當“最後貸款者”

中央銀行是“國家的銀行”,它是國家貨幣政策的制訂者和執行者,也是政府干預經濟的工具;同時為國家提供金融服務,代理國庫,代理發行政府債券,為政府籌集資金;代表政府參加國際金融組織和各種國際金融活動。

中央銀行所從事的業務與其他金融機構所從事的業務的根本區別在於,中央銀行所從事的業務不是為了營利,而是為實現國家巨集觀經濟目標服務,這是由中央銀行所處的地位和性質決定的。

中央銀行的主要業務有:貨幣發行、集中存款準備金、貸款、再貼現、證券、黃金占款和外匯占款、為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辦理資金的劃撥清算和資金轉移的業務等。

中央銀行對貨幣政策的方法

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為實現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取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及信用條件的方針措施的總和。貨幣政策的內容較為廣泛,包括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實現目標所運用的政策工具、監測和控制目標實現的各種操作目標和中間目標以及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問題。其中,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和公開市場業務是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的三大工具,即“三大法寶”。

首先,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作為中央銀行貫徹執行貨幣政策的重要手段,其最初目的是為了防止銀行出現大量現金擠兌時發生金融恐慌和危機,以保證銀行資產流動性和現金兌付能力,維護金融體系穩定和安全,後來存款準備金制度逐步發展為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量和銀行信貸以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重要工具。作為一項貨幣政策工具,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有較強的告示效應,該比率升降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預示器。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具有強制性影響,一經公佈,任何存款性金融機構必須執行。儘管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具有較強的告示效應和影響效果,但作為一項日常的調節工具卻不能頻繁地加以運用,否則會使商業銀行感到無所適從。

其次,再貼現是中央銀行最早擁有的貨幣政策工具,也是商業銀行獲取資金的一種方式。當商業銀行發生準備金不足時,一個重要的補充途徑就是以貼現所獲得的未到期票據為轉讓向中央銀行借款,或者以中央銀行同意接受的抵押品作擔保申請借款。中央銀行的抵押貸款通常以政府債券作抵押,也可用商業票據作擔保辦理再貼現和抵押貸款,這兩種方式被習慣地稱之為再貼現政策。該政策主要包括再貼現率的調整和確定何種票據有貼現或抵押資格。就調整再貼現率而言,其目的主要是影響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向中央銀行借款的成本,以影響商業銀行的準備金數量,從而達到調節社會資金供求的目的;就決定再貼現和再抵押票據的資格來說,主要目的是在於影響資金的運用方向。儘管再貼現政策工具是一項有效的政策工具,但在實施再貼現政策過程中,中央銀行完全處在被動等待的地位,缺乏靈活性。

最後,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用以增加或減少貨幣供應量的一種政策手段。公開市場業務是通過銀行系統準備金的增減變化而起作用的。當中央銀行購進有價證券時,無論是由社會大眾或金融機構出售證券,都表現為銀行準備金的增加,使之處於擴張貨幣的地位;反之,中央銀行出售有價證券時,無論是由社會公眾或金融機構購買,都無異於向市場收回資金,而銀行準備金的減少,勢必緊縮貨幣供應量。此外,公開市場業務又有防禦性公開市場業務和主動性公開市場業務之分。前者是指中央銀行買賣證券,只是用於抵消那些非中央銀行所能控制的因素對銀行準備金水平的影響;後者指中央銀行買賣證券是為了改變銀行準備金總水平,從而穩定社會經濟。相對於其他貨幣政策工具,該政策具有精確性、靈活性、主動性等優勢。

世界主要的中央銀行

亞洲
•中國人民銀行(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金融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使中央銀行的部分職能,除了10元紙鈔的發行由它負責外,發鈔權由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及中國銀行負責)
•蒙古銀行(蒙古)
•南韓銀行(大韓民國)
•日本銀行(BOJ) :http://www.boj.or.jp/en/index.htm (日本)

歐洲
•歐洲中央銀行(ECB):http://www.ecb.int/home/html/index.en.html (歐洲聯盟)
•英格蘭銀行(BOE) :http://www.bankofengland.co.uk/Links/setframe.html (英國)
•瑞士中央銀行(SNB) :http://www.snb.ch/e/index3.html (瑞士)

美洲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FRB) : http://www.federalreserve.gov/
•加拿大中央銀行 (BOC) :http://www.bankofcanada.ca/en/

中央銀行制度的基本建立

中央鍛行制度的基本建立,經過了漫長的歷程,從1656年瑞典鼷行到1913年美國聯邦儲備體系,經歷了260年。在這期間,據不完整統計,世界匕約有29家中央銀行設立,其中歐洲19家,美洲5家,亞洲4家,非洲1家。這29家銀行,成立於17、18世紀的有3家,成立於19世紀的有21家,成立於20世紀初的有5家。現就幾家主要的中央銀行形成的歷史略述如下。

瑞典銀行

瑞典銀行成立於1656年,原為商業銀行,1661年開始發行鈔票。1830年,其他無限責任銀行相繼成立,有28家銀行擁有鈔票發行權。其時各國鈔票發行權有集中的趨勢,瑞典政府於1897年通過法案將發行權集中於瑞典銀行,成為法償貨幣,其他銀行發行的鈔票,責令逐步收回,於是,瑞典銀行逐漸演變為中央銀行。該行成立雖早於英格蘭銀行,但如以集中發行鈔票作為衡量中央銀行的標誌,則遠在英格蘭銀行之後。
  
英格蘭銀行

英格蘭銀行在中央銀行制度的發展史上是個重要的里程碑,世界上—般都認為它是中央銀行的始祖。英格蘭銀行於1694年7月27日由英國國會決議以赦令設立,並取得不超過資本總額的鈔票發行權,之後逐步轉換職能,到1833年英格蘭銀行取得了鈔票無限法償的資格。
  
1844年8月31日,英國《銀行特許條例》頒佈,規定英格蘭銀行自此劃分為發行部和銀行部。發行部負責以1400萬鎊的證券及營業上不必要的金屬貯藏的總和發行等額的銀行券;其他已取得發行權的銀行的發行定額也規定下來。此後,英格蘭銀行逐漸壟斷了全國的貨幣發行權,至1928年成為英國唯一的發行銀行。1946年之後,英格蘭銀行被收歸國有,仍為中央銀行,並隸屬財政部,掌握國庫、貼現公司、銀行及其餘的私人客戶的賬戶,承擔政府債務的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務仍然是按政府要求決定國家金融政策。英格蘭銀行總行設於倫敦,職能機構分政策和市場、金融結構和監督、業務和服務三個部分,設15個局(部)。同時英格蘭銀行還在伯明翰、布裡斯托、利茲、利物浦、曼徹斯特、南安普頓、紐卡斯爾及倫敦法院區設有8個分行。此時,英格蘭銀行已經完全具有典型的中央銀行的“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的特點。
 
英格蘭銀行的領導機構是理事會,由總裁、副總裁及16名理事組成,是最高決策機構,成員由政府推薦,英王任命。理事會下設五個特別委員會:常任委員會、稽核委員會、人事和國庫委員會以及銀行券印刷委員會,且下院議員、政府工作人員不得擔任其成員。
 
法蘭西銀行
 
法蘭西銀行成立於1800年1月18日,資本為3000萬法郎,小部分由國家供給,大部分募集私資。其正副總裁由國家元首任命。該行一開始即代理國庫,業務間接受政府控制。1803年4月14日,法蘭西銀行開始取得巴黎境內鈔票發行權;1808年取得在全國開設分支機構和發行鈔票的權利;從1848年起,法蘭西銀行陸續吞併9家省發行銀行後,取得在全國發行銀行券的權利。隨著其活動範圍的擴大,政府控制的加強,一步一步地由私人銀行轉變為官方銀行,最後於1945年12月2日被收歸國有,正式成為法國的中央銀行。

法蘭西銀行一開始就與政府關係密切,最初就是在拿破侖倡議下建立的。19世紀30年代,它曾給君主政體的政府以幫助。1848年二月革命中,它又站在反對革命的一邊,力圖使共和國失去威信和引起金融危機。不過後果卻是打擊了自己,造成銀行券的大量擠兌,瀕臨破產。後來是小資產階級的臨時政府給了它幫助。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時,法蘭西銀行供給凡爾賽反革命集團以25800萬法郎的貨幣。在普法戰爭中,法蘭西銀行又成了向普魯士投降的金融後盾。很明顯,它一開始就在作為政府的銀行方面邁出了較大的一步。

法蘭西銀行作為中央銀行,與英格蘭銀行不同。在時間上,前者形成銀行的銀行較後者遲;在業務上,法蘭西銀行仍經營商業銀行業務。這是因為法國資本主義發展落後於英國,股份銀行較少,資金運送困難,為發展工商業,法蘭西銀行不得不普遍設立分支行處,兼營商業銀行業務。其後法國新銀行設立漸多,因此,到19世紀70年代才開始形成中央銀行。

德意志聯邦銀行

德國的中央銀行體制是從普魯士開始的。1790年,弗雷德里克大帝創建的皇家海外公司演變成經營外匯信貸和辦理國家貸款的銀行。1809年又被改組為純粹的國家銀行,並於1846年獲得發行銀行券的許可,初具中央銀行的雛形。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開始全面實行貨幣改革,當時德國共有33家發行銀行,普魯士銀行為最重要的銀行。在各發行銀行共推普魯士銀行為中央銀行的背景下,普魯士國家銀行於1875年被改成帝國銀行,作為德國的中央銀行,但是其他32家發行銀行,在現定限額之下,仍保留髮行權。因限制過嚴,1900年前,有20家發行銀行將其發行權轉讓給帝國銀行。至1906年後,發行銀行僅存4家,發行總額亦極有限,故德國國家銀行已基本獨享發行權。1912年,德國國家銀行與其他大商業銀行商定,商業銀行以最低限度的存款轉存該行,實際上有收取存款準備金的意義。因此,德意志帝國銀行此時已基本上成為了中央銀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其銀行及貨幣體系已經名存實亡。從1946年開始,美、英、法三國在西部占領區內效仿美國聯邦儲備體係為德國設計了一個具有嚴格的組織機構的兩級中央銀行體系。1948年6月,德意志諸州銀行作為中央銀行開始發行德國馬克,以取代帝國馬克,進行貨幣改革以重建德國的貨幣秩序。1957年6月26日德國頒佈了《德意志聯邦銀行法》,廢除了兩級中央銀行體制,在合併、改組州中央銀行的基礎上,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銀行——德意志聯邦銀行。直到2002年歐元實體貨幣開始流通之前,德意志聯邦銀行一直是德國馬克的中央銀行,它是第一個被賦予完全獨立性的中央銀行,代表了被稱為“聯邦銀行模式”的中央銀行模式。

日本銀行

1864年,日本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一明治維新。1870年,日本派人專門考察了美國的貨幣銀行制度,1872年頒佈了國立銀行條例,並建立了國立銀行。初期的國立銀行僅4家,享有貨幣發行權。但由於資本不多,信用不佳,1876年修改條例,各國立銀行鈔票改為不兌現。因此,新設銀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1880年前,政府利用銀行發行不兌現紙幣,造成通貨膨脹,物價暴漲。於是,1882年6月通過了《日本銀行條例》,正式成立了旨在整頓貨幣、調節金融的日本銀行,其他國立銀行一律於期滿解散,或改為普通商業銀行。日本銀行就此成為日本的中央銀行了。根據日本銀行法,日本銀行屬於法人,類似於股份公司,資本金為1億日元,其中5500萬日元由日本政府出資。與一般股票不同的是,沒有股東大會和決議權,分紅也限制在“5%”以內。

美國聯邦儲備體系

美國於1782年成立的北美銀行,是美國具有現代意義的第一家銀行。但是此後的很長時間內,美國都沒有自己真正意義上的中央銀行。186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全國貨幣法案,建立國民銀行制度,在財政部之下設立通貨監理署,監理國民銀行的活動。此後,美國的國民銀行一度達到3700多家,貨幣供應極其混亂,改革貨幣銀行制度迫在眉睫。

鑒於1907年金融大危機,美國政界與工商界人士感到有一家中央銀行的必要。1913年12月23日,美國國會通過了《聯邦儲備條例》,在中央管理與地方管理、自願參加與強制參加、政府所有與私人所有、政府管理與私人管理之間,採取了巧妙的折中平衡辦法。根據這一條例,全國分為12個聯邦儲備區,每區設立1個聯邦儲備銀行,為了協調12個聯邦銀行的活動,在首都華盛頓建立了最高聯邦儲備局(後改名為聯邦儲備委員會),作為聯邦儲備銀行的決策機構,至此,美國中央銀行體系便產生了。經過多年的發展,一個由聯邦儲備委員會和12家聯邦儲備銀行及數乾家會員銀行組成的較完整的中央銀行體系已在美國形成,這就是美國聯邦儲備體系(neFedcralReservesystem),簡稱美聯儲。

美國聯邦儲備體系的具體構成為:①聯邦儲備理事會。該理事會設在華盛頓,是聯邦政府機構,是整個聯邦系統負責全面政策的最高決策機構。該理事會由7名理事組成,任期14年,由總統商得參議院同意後任命。主席和副主席由總統任命,任期4年。②聯邦儲備銀行。這是執行貨幣政策的機構,其股本是其所在區會員銀行認購的,但無控制權。從所有制來說不是國家所有,但由於它執行發行貨幣,代理國庫,制定貨幣政策,管理金融等職能,盈餘的50%以上上繳財政部,所以它是中央銀行一12家聯邦儲備銀行的每一家都是其所在地區的中央銀行。儲備銀行可在其所在區內設立自己的分行。③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這是聯邦儲備系統內部制定政策的中心部門,由7名聯邦儲備理事會理事和5名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組成,聯邦儲備理事會主席也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主席。④會員銀行。凡根據聯邦法律在聯邦註冊的國民銀行必須參加聯邦儲備系統作為會員銀行。另外,根據各州法律在各州註冊的州銀行可自願申請加入聯邦儲備系統。雖然聯邦儲備系統組織結構與世界各國中央銀行不同,但基本職能是一致的,即政府的銀行、銀行的銀行、發行的銀行。

到目前為止,全球尚未建立中央銀行的國家已十分少見,僅見於新加坡、盧森堡等城市國家。其國內雖無中央銀行,但仍有一些類似的機構行使貨幣發行與金融管理的職能,如新加坡的貨幣發行局(Mm)和金融管理局(FMB),而中央銀行管理的概念則是共存的。

=================================
現在有線上課了。趕快上課學滿滿

看完後按個讚,讓有用的資訊分享出去,感恩!
=================================
百萬富翁之旅Line@生活圈
實現財富自由的投資態度
加入好友
=================================


0 意見:

張貼留言